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_2020亚洲国产精品无码_欧美换爱交换爱乱理论片_俄罗斯肥胖女bbwbbw

歡迎來到中博奧技術有限公司官網

檔案數字化加工監(jiān)理規(guī)范

時間:2023-03-05 作者:老師 來源:網絡 點擊量:

檔案數字化加工監(jiān)理規(guī)范

檔案數字化加工監(jiān)理規(guī)范

一、總則

1.1 本規(guī)范定義了檔案數字化加工監(jiān)理的術語和程序,以確保檔案數字化加工的質量。

1.2 檔案數字化加工監(jiān)理的監(jiān)理范圍包括:檔案數字化加工的設備、軟件、程序、技術和規(guī)范等。

1.3 檔案數字化加工監(jiān)理的監(jiān)理指標包括:檔案數字化加工質量、數據完整性、數據準確性、數據一致性、數據安全性等。

二、監(jiān)理內容

2.1 檔案數字化加工設備的監(jiān)理

(1)監(jiān)理設備的安裝和使用,確保設備能夠正常運行;

(2)監(jiān)理設備的維護和保養(yǎng),確保設備能夠正常運行;

(3)監(jiān)理設備的安全操作,確保設備的安全使用。

2.2 檔案數字化加工軟件的監(jiān)理

(1)監(jiān)理軟件的安裝和使用,確保軟件能夠正常運行;

(2)監(jiān)理軟件的更新和升級,確保軟件能夠正常運行;

(3)監(jiān)理軟件的安全操作,確保軟件的安全使用。

2.3 檔案數字化加工程序的監(jiān)理

(1)監(jiān)理數字化加工程序的設計,確保程序能夠正常運行;

(2)監(jiān)理數字化加工程序的實施,確保程序能夠正常運行;

(3)監(jiān)理數字化加工程序的安全操作,確保程序的安全使用。

2.4 檔案數字化加工技術的監(jiān)理

(1)監(jiān)理數字化加工技術的設計,確保技術能夠正常運行;

(2)監(jiān)理數字化加工技術的實施,確保技術能夠正常運行;

(3)監(jiān)理數字化加工技術的安全操作,確保技術的安全使用。

2.5 檔案數字化加工規(guī)范的監(jiān)理

(1)監(jiān)理數字化加工規(guī)范的制定,確保規(guī)范能夠正常使用;

(2)監(jiān)理數字化加工規(guī)范的實施,確保規(guī)范能夠正常使用;

(3)監(jiān)理數字化加工規(guī)范的安全操作,確保規(guī)范的安全使用。

三、監(jiān)理組織

3.1 檔案數字化加工監(jiān)理由專業(yè)的檔案數字化加工監(jiān)理機構負責,由相關部門監(jiān)督管理。

3.2 檔案數字化加工監(jiān)理機構應當設立專門的監(jiān)理機構,組織專業(yè)人員,負責檔案數字化加工監(jiān)理工作。

3.3 檔案數字化加工監(jiān)理機構應當定期對檔案數字化加工進行監(jiān)理,并及時發(fā)現、消除檔案數字化加工中存在的問題,確保檔案數字化加工的質量。

檔案數字化外包安全管理規(guī)范

檔案數字化外包安全管理規(guī)范

1.總則1.1 為加強檔案數字化外包安全管理,確保檔案數字化過程中檔案實體與信息安全,根據國家有關規(guī)定和標準,制定本《規(guī)范》。1.2 各級各類檔案館、室等檔案部門(以下簡稱“檔案部門”)開展檔案數字化外包工作,具有獨立法人身份的檔案數字化加工服務機構(以下簡稱“數字化服務機構”)承擔檔案數字化外包服務,應遵循本《規(guī)范》開展安全管理工作。檔案部門自行開展檔案數字化時,可參照本《規(guī)范》實施安全管理。

1.3 本《規(guī)范》所稱數字化外包檔案指非涉密檔案,涉密檔案數字化按國家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1.4 檔案數字化外包安全管理應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采取科學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應用確保檔案安全的技術手段,建立權責明確、覆蓋檔案數字化全過程的崗位責任制,對檔案數字化全過程實行嚴格監(jiān)督和管理,確保檔案實體與信息安全。2.檔案部門的安全管理2.1 成立由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同志參加的檔案數字化外包管理組織,明確檔案數字化管理的部門、人員及其職責。2.2 根據檔案數字化總體規(guī)劃,確定數字化外包檔案的范圍,提出檔案數字化外包安全管理要求和技術指標。2.3 提出檔案數字化外包招標文件中有關安全管理的要求,協助制定招標文件,審定合同。2.4 對數字化服務機構的相關資質、業(yè)績、人員、設備和加工軟件等進行考察,并了解是否存在違約行為、安全事故等不良記錄。在同等條件下,應優(yōu)先選用具有與數字化加工相關涉密資質的數字化服務機構。2.5 建立檔案數字化安全保密制度,與數字化服務機構簽訂安全保密協議,并對檔案數字化加工人員進行安全保密教育。2.6 制訂檔案實體交接、數字化加工過程管理、數字化成果驗收與交接、存儲介質管理、檔案實體保護等操作規(guī)程或規(guī)章制度。2.7 建立檔案數字化外包項目管理檔案,記錄檔案部門和數字化服務機構實施檔案數字化外包項目的全過程。2.8 建立監(jiān)管機制,對數字化服務機構的保密、安全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防止檔案實體受損、丟失,杜絕數字化服務機構擅自復制、留存、使用檔案信息的行為。

3.數字化服務機構的安全管理

3.1 數字化服務機構必須具有工商管理部門核發(fā)的有效營業(yè)執(zhí)照,業(yè)務范圍必須包括檔案數字化加工或數據處理類項目。3.2 數字化服務機構的法人必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的企業(yè)法人或事業(yè)單位法人,股東及工作人員必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公民,國家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3.3 數字化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必須提供本人身份證明和公安部門提供的無犯罪記錄證明,必要時提供政審材料。3.4 數字化服務機構必須與其工作人員簽訂符合國家勞動法律法規(guī)要求的勞動合同。3.5 數字化服務機構的人員數量與素質、技術與管理水平、設施與設備狀況能夠滿足擬承擔項目的要求。3.6 數字化服務機構必須制訂并執(zhí)行數字化安全保密制度,制訂并執(zhí)行檔案實體交接、數字化加工過程管理、數字化成果驗收與交接、存儲介質管理、檔案實體保護等操作規(guī)范和管理制度。3.7 數字化服務機構應建立安全崗位責任制,配備專人負責安全保密工作。3.8 數字化服務機構應對工作人員進行安全保密教育和必要的上崗培訓,并與工作人員簽訂保密協議,明確規(guī)定工作人員不得閱讀、摘抄、外泄檔案內容和其他安全保密責任、義務。安全保密協議應報送檔案部門備案。3.9 數字化服務機構必須積極支持、配合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安全保密檢查。4.數字化場所的安全管理4.1 數字化加工場所一般設在檔案部門獨立、可封閉的建筑內。4.2 數字化加工場所應符合防盜、防火、防塵、防水、防潮、防高溫、防日光及紫外線照射、防有害生物、防污染等安全管理要求。4.3 數字化加工場所應配備滿足安全管理需要的視頻監(jiān)控設備,確保檔案暫存處、數字化加工工位、服務器、數據導出端及門窗等無監(jiān)控死角;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應由檔案部門專人負責,數字化加工場所設于檔案部門之外的,檔案部門應定期檢查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數字化服務機構應將視頻監(jiān)控數據移交檔案部門保存;視頻監(jiān)控數據自產生之日起保存不少于6個月;檔案部門應定期對視頻監(jiān)控數據進行回放檢查,在刪除視頻監(jiān)控數據之前,要留存視頻回放安全檢查記錄。4.4 數字化加工場所應配備符合國家標準并滿足工作需要的檔案裝具,用于分別存放待數字化處理和已數字化處理的檔案。4.5 數字化加工場所須封斷所有檔案數字化加工設備的無線網絡功能,并定期進行相關檢測。4.6 數字化工作人員存放隨身物品要有專用儲物箱柜,并與檔案裝具分區(qū)放置;數字化加工場所不得有非工作需要的私人物品,包括照相機、攝像機、手機、錄音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各類電子設備和各類移動存儲介質;嚴禁擅自將數字化加工場所內的物品帶離現場。4.7 工作人員要掛牌上崗,接受身份核查登記和安全檢查,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數字化加工場所。4.8 工作人員不得在數字化加工場所內從事與數字化無關的活動,嚴禁在數字化加工區(qū)內喝水、進食、吸煙等,嚴禁攜帶火種進入數字化加工場所。4.9 檔案部門和數字化服務機構應指定有關人員經常對數字化加工場所進行巡查,確保有關數字化加工和管理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和操作規(guī)范得到切實貫徹和執(zhí)行。5.數字化加工設備、網絡環(huán)境與數據載體的安全管理

5.1 檔案數字化加工過程中建議使用檔案部門提供的相關設備,使用數字化服務機構設備的,檔案部門應當對其進行必要的安全檢查。5.2 檔案數字化加工使用的計算機、掃描儀等設備,必須采用技術手段或專業(yè)物理設備封閉所有不必要的信息輸出裝置或端口,如USB接口、紅外線、藍牙、SCSI接口、光驅接口等,封閉的裝置或端口要定期進行檢查。5.3 檔案數字化加工過程中推薦使用國產設備并使用正版軟件。數據安全與網絡監(jiān)控軟硬件必須使用通過國家安全認證的國產品牌產品。除必要的操作系統(tǒng)、殺毒軟件、加工軟件和第三方安全管理軟件外,檔案數字化加工計算機不允許安裝任何與加工無關的軟件。5.4 檔案數字化加工網絡要與其他網絡物理隔離,禁止使用無線網卡、無線鍵盤、無線鼠標等設備。5.5 檔案數字化加工網絡環(huán)境中應配備具有權限管理、設備管理、端口管理、日志管理和安全審計等功能的數字化加工安全保護系統(tǒng),準確記錄授權用戶的訪問行為、設備接入和電子檔案信息流向等信息。5.6 檔案數字化加工系統(tǒng)應具備流程定義、任務分配、過程跟蹤、質量檢測、成品制作、數據驗收、數據備份管理等功能,并分別設置管理員、保密員、審計員,實行“三員分離”。5.7 檔案數字化加工過程中建議由檔案部門提供計算機等設備的硬盤、移動存儲介質以及無法確保數據可靠清除的設備,并逐一進行檢查、登記。數字化工作完成后,這些設備必須交由檔案部門統(tǒng)一保管或銷毀,嚴禁擅自帶走。5.8 用于檔案數字化加工的設備和存儲介質嚴禁與其他設備和存儲介質交叉使用,非數字化專用的設備和存儲介質嚴禁帶入數字化加工場所。5.9 檔案數字化過程中使用的移動存儲介質和刻錄設備應由檔案部門指定專人保管,并對使用情況進行記錄。檔案數字化成果的拷貝和刻錄應相對集中。檔案部門應指定專人負責移動存儲介質數量的清點,數字化服務機構完成拷貝或刻錄的數據介質(包括損壞的數據介質)應及時交接給檔案部門指定的人員,并辦理交接手續(xù)。5.10 檔案數字化設備和存儲介質不得擅自送外維修,必須送外維修的應辦理書面審批手續(xù),并由檔案部門人員現場監(jiān)督。5.11 處理尚未開放檔案的信息設備的管理和使用應符合國家有關秘密載體管理和使用的相關規(guī)定。

6.檔案實體的安全管理6.1 檔案部門要對擬數字化的檔案進行涉密性、完整性、有序性及檔案實體與目錄的一致性檢查。涉密檔案要予以篩除,檔案實體破損、殘缺的要進行登記與處理,檔案實體與文件目錄不對應的要進行必要的記錄或標示。6.2 檔案部門人員應按照工作計劃分批調檔,并與數字化服務機構的檔案接收人員進行清點、核對,雙方確認準確無誤后填寫檔案交接清單一式兩份,注明交接檔案的內容、數量、狀況、交接時間和經辦人等。6.3 檔案數字化加工不得損毀檔案,出現檔案損毀的,需按有關規(guī)定進行處罰,并進行修復和登記。需要拆裝檔案時,應盡可能地保持檔案原貌。6.4 檔案數字化過程中要建立檔案流程單,流程單包括檔號、加工工序、設備編號、數量、經手人、加工時間等,數字化加工過程中檔案流程單應與檔案實體同步流轉。6.5 檔案數字化過程中發(fā)現有涉密標識且無解密標識的檔案,數字化外包服務機構應停止該檔案的數字化加工,在登記目錄后立即將檔案移交檔案部門。6.6 正在進行數字化加工的檔案必須每天入庫(柜),不得在加工工位上留存過夜。6.7 數字化檔案要專人專柜保管,數字化加工完畢的檔案要及時歸還入庫。對于離庫時間較長或有蟲霉隱患的檔案,應進行消毒殺蟲處理。7.檔案數字化成果移交接收與設備處理的安全管理

7.1 檔案數字化任務完成后,檔案部門應組織專業(yè)人員按照本《規(guī)范》的要求,對向檔案部門移交的數字化加工介質(如存儲介質、移動介質、備份介質等)、加工監(jiān)控視頻回放安全檢查記錄、檔案實體出入庫交接記錄、加工人員變更記錄等進行安全保密專項驗收;凡未開展安全保密專項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不得對項目進行總體驗收。7.2 檔案數字化成果必須通過完整性、準確性、可用性和安全性檢測,檢測合格后雙方辦理數據交接手續(xù)。7.3 檔案數字化任務完成后,數字化服務機構應會同檔案部門拆除其自帶加工設備中的硬盤等存儲介質,并將其與數字化過程中使用過的其他移動存儲介質一起移交給檔案部門,并辦理相關移交手續(xù)。7.4 檔案數字化任務完成后,檔案部門必須組織專業(yè)人員對數字化服務機構所用的設備進行檢查,以確保其設備中無信息留存。凡存有信息的,必須作清除信息的安全處理。7.5 數字化服務機構應將檔案數字化過程中形成的日志、記錄等原始記錄材料移交檔案部門,作為項目檔案內容進行管理。

檔案數字化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檔案數字化加工監(jiān)理規(guī)范

1、基本原則:

紙質檔案數字化的基本原則是使檔案信息資源準確、方便、快捷地提供利用,使可以公開的檔案信息資源得到共享,以滿足社會對檔案利用的需求。

2、數字化對象的確定原則:

應當對所要進行數字化的對象按照一定的原則和利用方法進行確認,只有符合一定要求的紙質檔案文獻才能進行數字化。

3、符合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原則:

紙質檔案的數字化,必須符合國家檔案開放規(guī)定以及有關規(guī)定。

4、價值性原則:

屬于歸檔范圍且應永久或長期保存的、社會利用價值高的檔案可列入數字化加工的范圍。

5、安全保密管理原則:

確保檔案原件和數字化檔案信息的安全。

檔案數字化加工監(jiān)理規(guī)范

6、完整性原則:

紙質檔案數字化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均應進行詳細的登記,并及時整理、匯總,裝訂成冊,在數字化工作完成的同時建立起完整、規(guī)范的記錄。

擴展資料:

檔案整理的步驟:

1、目錄數據準備:

按照《檔案著錄規(guī)則》(DA/T18)等的要求,規(guī)范檔案中的目錄內容。包括確定檔案目錄的著錄項、字段長度和內容要求。如有錯誤或不規(guī)范的案卷題名、文件名、賈任者、起止頁號和頁數等,應進行修改。

2、拆除裝訂:

在不去除裝訂物情況下,影響掃描工作進行的檔案,應拆除裝訂物。拆除裝訂物時應注意保護檔案不受損害。

3、區(qū)分掃描件和非掃描件:

按要求把同一案卷中的掃描件和非掃描件區(qū)分開。普發(fā)性文件區(qū)分的原則是:無關的重份的文件要剔除,有正或件的文件可以不掃描原稿。

4、頁面修整:

破損嚴重、無法直接進行掃描的檔案,應先進行技術修復,折皺不平影響掃描質量的原件應先進行相應處理(壓平或燙平等)后再進行掃描。

5、 檔案整理登記:

制作并填寫紙質檔案數字化加工過程交接登記表單,詳細記錄檔案整理后每份文件的起始頁號和頁數。

6、裝訂:

掃描工作完成后,拆除過裝訂物的檔案應按檔案保管的要求重新裝訂?;謴脱b訂時,應注意保持檔案的排列順序不變,做到安全、準確、無遺漏。

參考資料來源:安鄉(xiāng)縣檔案局-中華人民共國行業(yè)標準紙質檔案數字化技術規(guī)范

檔案數字化加工具體怎么做?

檔案數字化加工具體過程
前期檔案整理檔案借出
  從檔案室接件,填寫檔案移交清冊,一式兩份。拿到檔案后,開始核對檔案數量,數量核對無誤后簽字確認,將檔案拿回加工現場。
  目錄數據準備
  按照各類檔案整理規(guī)定的要求,在檔案管理系統(tǒng)著錄目錄數據。如有錯誤或不規(guī)范的案卷題名、文件名、責任者、日期、起止頁號等,應進行修改。
  拆除裝訂
  在不去除裝訂物情況下,會影響掃描工作進行的檔案,應拆除裝訂物。拆除裝訂物時應注意保護檔案不受損害。
  頁面修整
  破損嚴重、無法直接進行掃描的檔案,應先進行技術修復,折皺不平影響掃描質量的原件應先進行相應處理(壓平或熨平等)后再進行掃描。
  檔案掃描
  掃描方式
 ?。?)根據檔案幅面的大小(A4、A3、A0等)選擇相應規(guī)格的掃描儀或專業(yè)掃描儀(如工程圖紙可采用0號圖紙掃描儀)進行掃描。大幅面檔案可采用大幅面數碼平臺,或者縮微拍攝后的膠片數字化轉換設備等進行掃描。
 ?。?)紙張狀況較差,以及過薄、過軟或超厚的檔案,應采用平板掃描方式;紙張狀況好的檔案,可采用高速掃描方式以提高工作效率。
  掃描色彩模式
  (1)掃描色彩模式一般有黑白二值、灰度、彩色等。通常采用彩色。
 ?。?)頁面為黑白兩色,并且字跡清晰、不帶插圖的檔案,可采用黑白二值模式進行掃描。
 ?。?)頁面為黑白兩色,但字跡清晰度差或帶有插圖的檔案,以及頁面為多色文字的檔案,可采用灰度模式掃描。
 ?。?)頁面中有紅頭、印章或插有黑白照片、彩色照片、彩色插圖的檔案,可采用彩色模式進行掃描。
  掃描分辨率
 ?。?)掃描分辨率參數大小的選擇,原則上以掃描后的圖像清晰、完整、不影響圖像的利用效果為準。
 ?。?)采用黑白二值、灰度、彩色幾種模式對檔案進行掃描時,其分辨率一般應設為200-300dpi。特殊情況下,如文字偏小、密集、清晰度較差等,可適當提高分辨率。
  圖像處理
  圖像數據質量檢查
  (1)對圖像偏斜度、清晰度、失真度等進行檢查。發(fā)現不符合圖像質量要求時,應重新進行圖像的處理。
 ?。?)由于操作不當,造成掃描的圖像文件不完整或無法清晰識別時,應重新掃描。
  (3)發(fā)現文件漏掃時,應及時補掃并正確插入圖像。
 ?。?)發(fā)現掃描圖像的排列順序與檔案原件不一致時,應及時進行調整。
  糾偏、去污、圖像拼接、裁邊處理
 ?。?)對出現偏斜的圖像應進行糾偏處理,以達到視覺上基本不感覺偏斜為準。對方向不正確的圖像應進行旋轉還原,以符合閱讀習慣。
  (2)對圖像頁面中出現的影響圖像質量的雜質,如黑點、黑線、黑框、黑邊等應進行去污處理。處理過程中應遵循在不影響可懂度的前提下展現檔案原貌的原則。
  (3)對大幅面檔案進行分區(qū)掃描形成的多幅圖像,應進行拼接處理,合并為一個完整的圖像,以保證檔案數字化圖像的整體性。
  (4)采用彩色模式掃描的圖像應進行裁邊處理,去除多余的白邊,以有效縮小圖像文件的容量,節(jié)省存儲空間。
  圖像存儲
  存儲格式
 ?。?)采用黑白二值模式掃描的圖像文件,一般采用PDF格式存儲。
 ?。?)采用灰度模式和彩色模式掃描的文件,一般采用PDF格式存儲。
  圖像文件命名
  (1)紙質檔案目錄數據庫中的每一份文件,都有一個與之相對應的檔號,以該檔號為這份文件掃描后的圖像文件命名。如圖像文件較大,不便于網絡瀏覽,可拆分為多個圖像文件,文件名后增加A、B、C等區(qū)別。
 ?。?)分別建立文件夾,以文件檔號命名,并存儲對應圖像文件。
  數據掛接
  將每一份紙質檔案掃描所得的圖像存儲到相應檔號的文件夾后,認真核查每一份圖像文件的名稱與檔案目錄數據庫中該份文件的檔號是否相同,圖像文件的頁數與檔案目錄數據庫中文件的總頁數是否相同等。通過每一份圖像文件所在文件夾的名稱與檔案目錄數據庫中該份文件的檔號的一致性,建立起一一對應的關聯關系,為實現檔案目錄數據庫與圖像文件的批量掛接提供條件。

檔案數字化外包安全管理規(guī)范

為了加強檔案數字化的外包安全管理,確保檔案數字化過程中檔案實體和信息的安全,本“規(guī)范”是根據國家有關法規(guī)起草的。
各個級別和類型的檔案館的檔案部分(以下簡稱“檔案部分”),辦公室和其他檔案部分(以下簡稱“檔案部分”)將檔案數字化外包,并對檔案進行數字化處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服務機構(以下簡稱“數字服務機構”)進行檔案管理數字外包服務應遵守本“規(guī)范”進行安全管理操作。
當部分檔案文件自行開發(fā)以將檔案文件數字化時,可以參考此“規(guī)范”來實施安全管理。

檔案數字化的標準是什么

  檔案數字標準化是實現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業(yè)務協同的基石,檔案數字化建設同樣需要堅持標準化原則。

  我國 1998 年提出了信息化建設的二十四字方針(統(tǒng)籌規(guī)劃、國家主導、統(tǒng)一標準、聯合建設、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其中第三條就是統(tǒng)一標準,由此可見標準化對于檔案數字化建設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檔案數字化一般分兩塊,一部分是紙質的“老檔案”,這部分檔案是過去計算機技術未大面積普及的情況下,手工書寫、紙質化保存、庫房存儲。

  采用人工方法進行查閱無需計算機就可以直接查看的紙質檔案形式。

  一部分是現在不斷生成的“新檔案”,這部分檔案是在當前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以及多媒體技術等新技術日益普及的情況下。

  由計算機生成、各種存儲介質保管存儲、采用數據庫+專用檔案管理軟件進行日常管理,只有在計算機條件下才可以查看的電子檔案形式。

  對于“老檔案”而言,我們是通過掃描、拍照等方式,轉換成為計算機可以識別的圖片文件,再對其建立電子目錄來實現傳統(tǒng)檔案的數字化,故要對其生產的掃描型電子文件進行統(tǒng)一。

  而對于“新檔案”而言,由于文件的生成階段就是電子文件信息,就要對其文字型電子文件、視頻和多媒體電子文件、音頻電子文件等文件格式進行統(tǒng)一。

  所以說但不管是紙質的“老檔案”還是當前的電子文件形的“新檔案”,都應該堅持標準化原則,制定相應的標準和規(guī)范,按照統(tǒng)一的規(guī)范、標準,使傳統(tǒng)介質檔案數字化,電子文件歸檔,數字化檔案的保管、傳遞、利用等工作都實現有序化、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避免出現各自為政,互不兼容,重復建設等現象。

  信息化建設必須有標準化的支持,尤其要發(fā)揮標準化的導向作用,以確保其技術上的協調一致和整體效能的實現。

標簽

相關資訊

我是中博奧客服:小奧
中博奧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工信部備案號:豫ICP備11015869號-8 Copyright ? 2023-2024

檔案整理檔案數字化

檔案掃描檔案管理軟件系統(tǒng)

TEL:18937133779

To Top